好吃不過餃子

餃子象徵家人和朋友的圓滿團聚,代代相傳的燒菜傳統。在每逢佳節,老一輩總會包餃子,共品滋味與情懷。細嚼悠享,將美好故事與味道代代相承。

/

非常喜歡前些年由英國ITV公司製作的電視影集Downton Abbey,敘述英王喬治五世時代約克郡一個貴族大宅門內的故事。喬治五世是女王維多利亞的孫子,即是下世不久伊莉莎白二世的祖父,在位期間是大英帝國最巔峰的時代。影集好看,演員的口條更是精彩,不同的口音用字遣詞,將當年大英帝國的榮光與困境娓娓道出。虛構的唐頓莊園取景約克郡Highclere Castle,鄉間莊園透著清貴氣,有一種閒散和自持,迷死人了。主人翁Crawley伯爵是標準的英國紳士:彼時真有名位的紳士,多是有領地的鄉間仕紳。英國和中國人同樣講究門第,然而舊時代的仕紳對社經地位較弱勢者,常能仁愛待之,絕非當今土豪劣紳可相提並論。

  舊時不論中西的大戶人家多半不上館子,在家裡吃飯宴客是常態,家廚也手藝精妙。以前曾寫過彭長貴先生的彭園,彭先生便是譚延闓家廚「譚廚」出身。家廚打理主人家日常餐飲點心,還得應付宴客,磨得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。這些年大陸再度「大國崛起」,飲宴也蓬勃發展,除了各菜系急著重返榮光,各種主題宴席同樣令人咋舌;滿漢全席、狗不理包子宴、紅樓宴、餃子宴…看得簡直眼花撩亂。豐衣食足國泰民安本來值得欣慰,但老覺得這些「宴」有些張揚。尤其是包子、餃子這樣的傳統庶民食物上了宴席,像是硬在一襲青衫上別了十朵金花那麼彆扭。要我說餃子、包子可以吃得粗獷也能吃得淡雅,但就不宜過度擦脂抹粉。

  太座的餃子算是家學淵源,師承她姑媽,又經岳母點撥,和麵擀皮、剁料調餡樣樣都行,要求也高。雖以前來中國出差時餃子宴和包子宴都嚐過,這次西安行沒安排,怕她失望。中國人很喜歡講究來歷,在食品上的討論也不例外,然不少杜撰。記得有回路經河南商丘,至少看到五六十種木蘭商品,每一店家都說的活靈活現,儼然花木蘭是股東似的,很是荒謬。不過有關餃子的起源,有個說法應該頗可信。東漢末年,神醫張仲景年邁辭長沙太守返鄉,時值嚴冬,鄉親挨饑受凍、雙耳凍傷。張仲景命子弟搭棚派藥派食,用羊肉與藥材熬煮袪寒「嬌耳湯」,並和包有餡料耳狀麵食一起食用,鄉人很快痊癒,後稱耳狀麵食為「嬌耳」或「餃子」。原本食藥同源,而且物資缺乏時代,餃子祛寒養身,配上藥膳醫治凍瘡,合情合理。

  我雖不太認同餃子當宴席,但餃子確是可以吃得非常講究。自己和麵擀皮剁肉調料包捏是起碼的要求,現包現煮現吃才是雅緻的講究。每戶人家的餃子餡大同小異,在台灣最流行豬肉高麗菜或是韭菜,要不就牛肉韭黃,羊肉餃子就少了。雖說餡料相似,但配料和調味就是各顯神通的所在,鹹淡由人。無論是何種肉品,一定得用剁的,絞肉味道就差了,鬆腴調配要不結不膩。母親和太座包餃子喜用高麗菜;母親切的豪爽,夫人精細各有千秋。就是切細的高麗菜瀝水一定要下足功夫,餃子餡才不會過稀,沒了口感。有一表嫂喜愛在肉餡裡加入筍丁,口感十足,唯筍子切丁個頭太大,填餡時容易造成空隙太多,餃子煮出來空蕩蕩的不夠疊實,總嫌美中不足,可見刀功一道關鍵至極。雅興逸趣不能嫌麻煩,把果腹的「短視近利」熱鬧勁兒擱下來,平心靜氣的包頓餃子;把白肥粉嫩的餃子放到黃銅鍋中,白天的汲汲營營就在這載浮載沉之間,簡直如「乾坤一轉丸,日月雙飛箭。浮生夢一場,世事雲天變。」。撈起煮熟的餃子,不要急著吃,歇一下,室內冷空氣讓餃子餡安分委身在餃子皮內,餃子皮凝而不濡,這才是吃餃子的最佳時機。這種邊包邊煮的水磨功,真的樂趣無窮。一般人喜歡原湯化原食,舒坦之外也是圖個省事,其實在家裡熬一小鍋小米粥,就家常配鹹菜,不遜原湯的爽快。

  義大利人也吃餃子,ravioli的皮通常是用麵粉、雞蛋與水和成。我曾經用切碎的菠菜擰乾後,加入cream cheese調成餡。選一塊上好金華火腿切成丁,用橄欖油煸炒後加入松子做成基底。菠菜乳酪包成的餃子,水開即起鍋,撈起後和基底拌炒。總覺得這不中不西、亦中亦西的餃子非常可口。餃子皮比ravioli彈牙,更能滿足咀嚼的滿足感。台灣有段時間也盛行湯餃,一大碗牛肉湯中十個餃子,吃起來有些左右為難。餃子皮在滾燙的湯中泡太久都泡爛了,露餡的機會大大提高,如果先喝湯又容易飽肚子;我總是無法欣賞這口。

  好吃不過餃子。老輩人懷念逢年過節包一頓餃子,他們說葷餡除了豬牛羊雞魚肉外,配料有大小白菜、菠菜、大蔥、茴香、薺菜等,蘸料除了三香油(醬油、香油和醋)外,更有韭菜醬。這是北方口味,台灣人不見得習慣。台北劉家餃子館還在營業時,黃魚餃子和薺菜餃子都非常美味,現已成絕響。念高中時期和兩個弟弟經常在籃球場混一整天,打完球喜歡到東門餃子館,量大的時候一人可以吞下一百顆水餃。一口餃子一瓣蒜,簡直豪氣干雲。距離那樣的飯量久矣,現而今一頓十顆就飽了,大蒜也吃得少了,反倒常用是豆腐乳,這是另一種風情。

  個人覺得西安餃子不若其他麵食的精彩,然而如果可以和西鳳酒一起享用,那就有長安明月的調性、作派與美感。年輕時不懂老泰山非得二兩白干就著餃子與大蒜的樂趣。其實生大蒜和生大蒜不同,到底有多辛口在細嚼之前不得而知,加上餃子初出鍋時,內餡總是燙嘴,一口餃子一頭蒜,多少有前途未卜之感,在此之際啜飲西鳳,總能讓人從迷惘錯愕中還魂,六感歸位。看官不仿試試。

附記:餃子就酒越吃越有,與白酒搭配奇佳,西鳳酒更是絕配。

作者 陳默,英國格拉斯哥大學 MBA, Ph.d.,曾任教國內外著名大學,也在投資銀行、私募基金產業近三十年。一手寫財經論文,一手寫散文,於飲宴一道有特殊人文觀點。

本文內容為作者授權本站刊登使用,智慧財產權屬於作者,非經同意請勿任意擷取文章內容。

Ginger

跨界策展人、媒體人,與搖滾樂一起成長。

0 NT$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