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也和企業經營一樣。要設立目標、審度規模、編制預算、擬訂策略、善加管理,除了這些還要勤於讀書、勤於走看,更要瞭解市場。因此我設定了「四項要求」,也就是我所謂的「情節」來激勵和提醒自己。
要強迫讀書
要多讀書才能懂得「讀畫」,同理才能深入意境、瞭解價值,也就是說鑑賞的能力是從讀書、看畫而來,如果對畫作只有直觀式的好不好看、喜不喜歡,不足以做為是「一幅價格不菲的作品」,或是「想不想收藏」的判斷依據。從讀書、讀畫累積而來的知識才能支持視覺和感覺的充分享受,也才能提供辨別畫作真偽和價值的能力。如果你想要成功收藏,讀書的作用大到形同必須強迫自己閱讀,包括中國和西洋的美術史、書法史,這是最基本要讀的。我的經驗是依照點、線、面的順序來閱讀繪畫史。
「線」是指年代的傳衍和更替,就是以時間做為軸線去認識人物和他的作品。在什麼年代?從什麼人物開始?有誰傳承和發揚光大?產生的影響或被影響?然後再來是「面」的瞭解,就是所在時代的環境背景,在各個年代裡分成了多少門派?地區的分佈如何?在這個時空背景裡呈現什麼樣的藝術形式?特色為何?主要代表的人物有哪些?最後的重「點」是畫家,就是你對喜歡或想購藏的作品,它的作者生平、字號、師承、成長歷程、生活狀況、個性、習慣等等的瞭解。
喜歡的作品要「有所本」
對於你喜歡的畫家要能一看到作品的風格,就知道這件作品是屬於這個畫家哪個時期的作品,是摸索期?還是實驗期?或是成熟期的作品?是作者繪畫上的短處?還是擅長的創作題材?是作者用心創作或是應酬的作品?這些都要從書上去閱讀攝取和瞭解(例如傅抱石擅長畫水,畫出水光粼粼,宛如音樂;畫人物臉部神情的喜悅,甚至眼神中的哀悲,但是他卻不會畫人的手),包括從畫冊上相關的記述、解析和評論的文字都要仔細閱讀、揣摩,再經過自己的省思和判斷,這其實也可以幫助發現作品的真偽。
我還是要強調對一件作品的喜歡,不能只是莫名其妙的喜歡,必須「有所本」,這「有所本」就是指你能夠了然於胸,而且對這件作品有一個自己的說法,如果說不出來就不算瞭解,說到恰如其份才是真的瞭解。
要勤於旅行
多走多看、站在第一線、有注意才會有緣份。
常說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。沒錯,要多走多看,站在第一線,參觀博物館、美術館、看展覽、逛畫廊、參加拍賣會。看過的東西在腦中不止要留下印象還要能形成影像,除了作品,還能看到展場的規劃和建築物的雄偉。也能見到畫家、行家、藏家、策展人、藝評家等形形色色的人。在與這些人的交談過程中也能得到許多有用的資訊,他們能提醒你對什麼標的應該多注意,我發覺有注意才會有緣份。也因為有這些接觸,才有資訊的獲得,才有眼力的培養,並且能拿來和書上所讀到的相互對照,相互印證加深理解。
要有收藏策略
以財力訂定收藏等級與規模
用「因懂而愛再買」來把關
如何建構收藏? 買藝術品全部是用現金,沒有銀行貸款,也沒有槓桿操作。而且東西是買不完的,所以只好依照個人情況量力而為,根據自己的財力設定收藏的等級和規模,每年編列預算來做為購買順序的依據, 而且一定要用「因懂、而愛、再買」六字訣來把關,這很重要。如何建構收藏?通常可依據以下幾個基礎,並考慮自己的能力,看你要選擇遵循下列的那一種方向來收藏:
a. 依藝術史的軌跡進行收藏,比如從明代早期到吳門畫派、松江畫派到清初四王、四僧,或從古代、近現代到當代。
b. 依時代風格或地區來收藏,比如收金石派或海派…。
c. 針對特定藝術家做收藏。
d. 以市場趨勢做為收藏依據。
整體的收藏內容以類似「造園」為思考
在整體的收藏內容,要以類似「造園」方式來思考。就像是打造並用心經營成屬於自己心中的園林,有主景、有拱托、有舖陳、有前後呼應,也有功能。此外,還要定立收藏年代,可以是古典、或近代、或當代,或者從古典到近代到當代。也可以是編年式或斷代式的,或只選名家作品、只選特定區域的藝術家、或只選專門的特殊題材(像是黃任中先生就專門收鍾魁)。
舉一些現代的藏家為例,像是林百里先生一開始就是收藏張大千、傅抱石二家為主軸做為收藏起始,量多且質精,沒人能跟他比。石允文先生的收藏是只要是海上派名家就全部收藏,並以年份為大綱來編列,呈現整個地區繪畫藝術的不同面貌。
曹興誠先生的方法主要是青銅器,其他則是跨越各品項的精品都收;
另外又像是奇美企業的許文龍先生,他收藏的小提琴、兵器、大理石雕塑等名聞遐邇,他的主調是只要是中國既有的東西他都不收。
所以,無論是什策略或調性,我認為最重要是要有自己的個性,就是說整體收藏品有自己一致的獨特品味,形成你個人收藏的特色。
另外,收藏在經過長時間的累積之下,藏品從數十件、數百件到上千件,要將每件作品的相關資料都記住是不容易的,所以必須建立管理系統,確保有條不紊。從物件收納的規劃、分門別類、編列收藏目錄、拍照建檔等的管理,都要有嚴謹的措施,當然最好是能夠親力親為,也能在整理與管理的過程中得到莫大的樂趣,也善盡收藏家對作品、對畫家、對自己的投入等應有的責任。
要做單純的收藏家
收藏不需要太多算計,也不用患得患失。重要的是做為自己人生的妝扮和點綴。
對我來說,藝術收藏只是在自己經商賺錢之後,如何有效的花錢為自己的人生做一番裝點,讓藝術品帶著我尋求美感、提昇品味,增加生活質量的歷程。
投資(或投機)的動機
同樣是買進藝術品,但因為動機不同,所以對自己的作用也就不一樣。有一種是投資(或投機)的動機,想很快的在買進和賣出之間獲取差價利潤。另一種是收藏的動機,只是出於喜愛,並未優先考慮賣出時能不能賺錢,只希望佔有而長期珍藏。以第一種(投機)來說,是偏向於「重投資、輕藝術、跟流行」,這種以追逐利益為出發點的毛病會讓市場混亂、人心惶惶。譬如在2005年到2012年這段期間,拍賣市場讓「中國當代」的爆紅,像是張曉剛、方力均、岳敏君、王廣義等,藝術品儼然與股票、房產成為三足鼎立的投資的工具。經由行家(就是市場炒作家)聯合畫家、藝評家、拍賣行,共同炒作,製造假畫、假成交紀錄、假行情,年年堆高價格,形成所謂的市場泡沫,不但美感盡失,套牢而資金斷鏈的大有人在。
喜愛而收藏的動機
如果先以收藏做為動機來說,那是逐美之心,但是對所要收藏的目標要先有足夠的研究和瞭解,才是藝術投資的原點。而這需要一連串的過程,包括要看、要聽、要查、要議價、要運送、要裝裱或裝框,要掛牆或收納,在這些忙碌的過程,首先就能在心裡滿足上有無形的獲利,當這些東西陪著你十年、八年後,竟然有人開價多出你買價的八倍、十倍時,這才是真正的投資,而且是眼光獨具的投資,是多麼令人驕傲。兩種結果由兩種動機形成而來,前面想投資結果賣不出去的叫「投資收藏」,後面以收藏為動機,結果獲利不斐的叫「收藏投資」。其實購買藝術品有「投資」的意念是被允許的,但必須以「喜愛」為動機,再去衡量作品本身的市場潛力和增值空間,由「喜愛」與「投資」兩者在心中所佔比例和彼此間的相互權衡,才是藝術買賣的迷人之處,這也是藝術品一部份的價值所在。
「逐美之心」才是藝術投資的原點
所以做一個單純的收藏家,其實可以避免「有心栽花花不開」,卻能得到「無心插柳柳成蔭」的際遇和好處。再說,做為一個長期收藏的藏家,和很多業內的人士幾乎都變成朋友,經常的接觸與談論,也可以藉此對市場的資料、動態的行情有所掌握。憑著這份掌握,在恰當的時間點,我也曾買了純投資性質的畫作,賺取收藏的資金,比如朱德群老師晚期的畫作雖然我其實沒那麼喜歡,但是在 2000年之前我買了約200多號 (約5張),單價大概是每號台幣不到一萬元。2004年竟然賣到單價10萬元左右。當時的判斷是,我認為以朱老師的學術地位、名氣和趙無極相當,而且一樣是畫抒情抽象,我判斷是有市場潛力。可是在2000年時,兩人行情竟然有5倍以上的差距,因此根據經驗預測市場將會有比價效應,我認為新的買家會青睞朱德群,果然不錯。
另外一個例子,像是海派畫家程十髮、唐雲的畫作,其實我並不感興趣,在2004年的時候,四尺整紙的畫作一張約為(人民幣)15萬至20萬,我買了四張,隔一年(2005年)分別送春拍和秋拍,全都拍到每張40萬左右。我當時的判斷是,一線畫家高漲必然帶動二線,而且上海人愛面子會捧上海畫家的情結,果不其然。這是長久收藏置身其中的靈感,偶一為之,唯獨這樣的操作必須在你熟知的領域(例如中國當代油畫在2003年SARS之後到2006年,如三級跳的暴漲行情,我卻猶疑,遲遲不敢下手,因為是我不熟悉的區塊),所以投資或投機獲利的操作偶而就好,前題還是要先懂藝術和藝術市場。以上是一些實務上的操作經驗和大家分享,也就是收藏的「情節」。
作者 許宗煒,比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,身為資深藝術收藏家的他,喜歡將人生經歷的旅行與收藏,紀錄下來,每頁的 人生收藏裝訂成冊,變成好幾本人生的閱讀書。對於美感與鑑賞有著特殊的觀點。
本文內容為作者授權本站刊登使用,智慧財產權屬於作者,非經同意請勿任意擷取文章內容。